香港人的學習風氣比任何國家有過之而無不及,但香港人學習態度背後的心理支點,一定要認真計算到效益/成本率;這也難怪,在香港一貫的功利主義下,我們都是這樣「學習」出來的。
以下是他們决定報讀任何課程前必問的:「學咗有冇用?」、「要幾錢?」、「要幾耐?」和「難唔難讀㗎?」!
這四條問題,視乎學些甚麽,答案可以很表面,很籠統,也可很抽象;有些答到,有些答不到。
若干年前,有位小秘書跑來問我,想報讀一個英文課程,公司可有津貼?我二話不說便拒絕她:
「英文要俾錢讀嘅咩?要學自己學,我從來沒付過錢給別人學英文!要學妳每天抽十五分在公司訂的『南早』選篇文章剪下來,查晒生字,明白哂的文法和內容,唸一次我聽,唔識我教到妳識,唔收錢!」
「咁要幾耐?」秘書被我噴了一臉後還問。
「三、五年啦!」我老實答。
「可唔可以快啲呢?」她還未問完我已揮她走。
事實上,我依然認為以上是學看、寫當代英語的最佳方法,但有多少人夠恆心?倒不還是困在以上四問題的框內。
真正學習是超然的:需要澎湃熱誠,赤裸求知慾,醉心人類文明寶庫,恆久佔有慾和不計成本攫取的心!
事隔多年,今天在球場上重遇這小秘書,她現今已是一大商户marcom經理。她雀躍地拉着我問:
「我現在俾緊錢學打高爾夫,好貴呀!你可唔可以唔收錢教我呀?」
「唓!我又唔係教練?」我答。心想:一見面便要有著數。
「你以前教我英文都話唔收錢啦!」
「妳係未真係好鍾意打高爾夫?」我試探她的熱誠度。
「冇法啦!而家唔識打點做大公司公關呀?」
「我都冇法,高爾夫真的要花很多錢去學好,仲起碼要十年八載啦!祝您好運。」我把這殘酷的真相告訴她。(完)
#####
本文原登於《明報周刊》專欄〈高球型而尚〉,現經作者修訂重刊。
[ #高球型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