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三十一日,是馬來西亞獨立五十年國慶,馬來西亞政府亦定今年為旅遊年。馬來西亞經濟全賴旅遊業,政府對推廣旅遊一向不遺餘力。無他,當一個國家充份了解本身的地理資源,發展符合各類旅遊人士取向的設施和配套,令遊人樂而忘返非要再來不可的感覺,這方面旅遊旅遊局做得非常成功。
舉辦世界業餘高球團體賽(www.waitgc.com) 就是馬來西亞旅遊局重點項目之一,目的是推廣世界業餘高球賽事,吸引更多海外旅客,同時展視馬來西亞漂亮的球場。
這個比賽,其實對高球發燒友是個非常吸引的賽事,任何擁有十八差點或以下證明的球員(女球員為二十四或以下),也可自由組隊參加,每年打六次選拔賽事(每次三輪),入圍隊伍可進入第七次是總決賽。球員全以個人身分參賽,但有種像代表國家或地區出賽的象徵,是很多人一生也遇不上的榮譽;況且,有機會和世界各地球員同場競賽,也不失為人生樂事。
參賽費用每隊只是一千五百美元,已包括四場果嶺費、球車、五晚酒店、機場接送、歡迎和盼獎晚宴等,一切由旅游局安排妥當,業餘球員免費享受好比職業球員出賽前的服務,這絕對是超值的。機票當然要自付,這也是馬來西亞旅遊局贊助賽事之自的,還希望球員留多幾天花點錢呢。
今年的總決賽於上周在吉隆坡Seremban International Golf Club舉行,三十二隊球員分別從澳洲、日本、中國、台灣、美國、印尼、南非、星架坡、巴基斯坦和主隊馬來西亞湧到這中馬區Negeri Sembilan集合,分別在各球場包括Glenmaria Golf進行三天的賽事。
整體來說,馬來西亞是一個很獨特的高爾夫球勝地,因這國家有着很多迥異的地理環境,逾二百個多元化的高爾夫球場,分布在市區內、高山上、沿海上、熱帶島嶼上和甚至熱帶雨林中。這方面和中國最近十多年的高球場發展非常相似,中國也有超過二百多個球場,除大城市和沿海一帶外,海南和雲南两省,也正在爭取成為高球大省的美譽。
馬來西亞之前為英國殖民地,發展球場歷史比較悠長,受英國傳統影響頗深,至今有些球會還硬性不準穿短褲,在這熱帶地方打球要穿長褲,很多人並不習慣。筆者個人臆測,也許高爾夫這運動起源寒帶地區,當時的人萬萬也料不到高爾夫會散播到赤道一帶去。結果高爾夫入侵全世界,包括今天的中國。
中國雖起步較遲,但對球場的設計倒有一手,因為各式各樣球場珠玉在前,中國把著名的設計移植過來並不難,短短的二十多年間,歐、美、日、韓、台、泰式的球場已在各大城市實現起來,在高球領域上,中國毋庸置疑是顯出包容性甚廣的泱泱大國,但與此同時,球場硬件和服務軟件相繼提高之餘,與其讓球會之間的競爭愈趨白熱化,中國旅遊業有否考慮過舉辧些整合性中國高球業餘賽事,向全世界推廣中國的高球?(完)
#####
本文原刊於《信報》,現經作者修訂重刊。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