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高球員的揮桿(swing),就像是他的簽名一樣,是一個獨特的動作。揮桿的姿勢屬優屬劣,高球生命攸關。掌握到一個好的揮桿動作,令你高球前途路路暢通;反之,進展則阻濟重重。因此,每個球手——職業的和業餘的也一樣——一直在追求一個適合自己體型和體能的完美揮桿動作。
說起來有點諷刺,自從高爾夫球出現之後,歷史上沒有多少人能真真正正「看」過自己的揮桿動作,直至近二十多年來錄像器材漸趨普及,我們才可「窺視」到這弔詭的動作。
筆者故意說是「窺視」到而不是「看」到,因為兩者有很大分別。首先,在鏡子面前我們雖然是「看」到自己,但揮桿動作是一連串的全身肌肉運動,而不是一幀靜態的影象;再者,我們起桿時頭部一定要保持低垂 (head down),(高爾夫聖經上說:「世上有三種事情,垂下頭來做才算認真:一是祈禱;二是掃地;三是打高爾夫球。」一笑!)因此,在遵守這基本大原則下,我們便失去了「自己看自己」的自由。無論鏡子放在什麼位置,我們只能「偷窺」到自己揮桿動作的某一剎那,並未能貫徹地「看」到自己的揮桿動作全程。
另一個令我們「看」不到自己揮桿動作的原因是,就算現今的家居錄像設備是多麼先進,可以把整個動作攝錄下來「看」,但這個動作實在太快,由靜止、起桿至收桿之間只有四至六秒時間,而我們「看」到的,只是一般以每秒三十幀速度攝錄出來的幾秒表面動作,而隱藏在裡面成千上萬個互相牽引着的立體幾何面,非要用上昂貴的高速攝影器材和技巧無法一窺全豹。
好了,錄像器材已成為今天學球的基本設備,但我們要求「看」到的,不只是拍攝自單一角度的畫面,而是三維的實時(realtime)同步影像,包括從前方、側面及鳥瞰角度拍攝。筆者嘗試過很多的不同儀器,但多年來依然找不到滿意的產品;再者,心中一大問題始終無法解決,就是:看到了又如何?到底,「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後,我們需要馬上矯正。如何矯正,還不是回到付鈔票給教練學球。
高球視像教學無疑是很有用的輔助工具,但論到真正能把先進錄像器材和電腦技術結合,讓任何程度的球員也能輕易地真正「看」到自己揮桿動作的全程,並能馬上從中改進技巧,上周筆者接觸到一套名為SeeSwing的系統,值得一談。
這家總部設在温哥華列治文區的高球揮桿分析系統公司,上周應瑞銀邀請來港,在亞洲區作第一次示範。筆者抱着懷疑的態度趨前問SeeSwing的董事局主席卜勃查( Bob Bucher),他的系統和市場上衆多的有什麼分別?不知是否勃查先生習慣了香港人的急性子(及後他承認在列治文區確是認識很多香港球友),二話不說,立即把一隻新光碟放入電腦,着筆者先揮幾下桿熱熱身,再像在練習場上,如常地擊球。
不消五秒,電腦熒幕已顯示出筆者的全方位揮桿動作和分析,最厲害的是impact時contact那刹那(0.79 – 0.97ms*),鏡頭可以定鏡清楚捕捉到桿面的入射角和方向,更不只是從側面看,也可以俯瞰;而在這刹那之後,接着球離桿面飛出時的角度(launch angle)也一目暸然。哪怕偉大的高球員Ben Hogan(1912-1997)翻生,看到也目瞪口呆,這就是高球員夢寐以求目睹的一剎。試問上世紀的球星哪能想像到,在今世紀初,一般人已可以把這種珍貴片段自動地燒到光碟上,拿回家配合網上提供的軟件慢慢分析和反覆重點練習。
科技與高球結合,又一例證。難怪南韓球星崔京周早已購置這套系統在他家中練習,瑞銀CEO 高球發燒友Rory Tappner也嚷着要買呢!(完)
讀友如有興趣,可到此網站 http://www.seeswing.ca/ 觀看此系統的示範。
- Inelastic collision and the Hertz theory of impact,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Vol. 68, No. 10, pp. 920-924, October 2000
#####
本文原刊於《信報》,現經作者修訂重刊。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