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烏托邦


@劉兆生 - 2014/05/01

Image Credit: Unsplash
  Image Credit: Unsplash

無論今天航運業多發達,五大洲的距離扯得多近;無論互聯網的泛用無遠弗介,逐漸形成一個虛擬合一的地球村,但人類不會演進成一個大同世界。

烏托邦只是Sir Thomas More虛構的,因為不同種族、不同地域和不同歷史背景的人們,依然有著捍衛本土傳統的強烈意識,一代傳一代地延續下去。

然而,今天在香港,騫然覺得,好像愈來愈接近一個dystopia(反烏托邦)世界,氣氛愈來愈沉重。踏進高爾夫世界,可不可讓我們吐口烏氣,一步一步邁進烏托邦大同?好,讓我們從蘇格蘭出發,飛躍歷史時空,瀏覽小白球在地球到處留下的軌迹。

今天的蘇格蘭球場,還是強調那種十四世紀遺留下來的凋零感。蒿久的蘆葦在淒愴風中搖晃,遙望霾晦的小水平線上,依稀矗立著幾柱亮起殘光的燈塔。四方圍著像還有鐘樓駝俠看守的古堡,堅決地桿衛著這高球發源地,讓來「朝聖」的球友緬懷一番。

讓來「朝聖」球友緬懷

高爾夫傳到美國後,球場當然要大美國化、年輕化、標準普及化和科技化。球僮改用球車替代不是好了嗎?反正一百個美國人九十九個也懂開車,汽車工業就是美國本土特色啊!

美國人受不了高爾夫球的繁文缛節,索性把它簡化和平民化。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美國本土球場如雨後春筍的滲入每個州、每個郡。艾森豪總統心底內曾希望每個美國人隨時隨地也可以打高爾夫球。

Augusta當然是例外,那裡是「小白宮」,閒人免進。(剛過去的大師賽,Eisenhower tree剛掘走,有點可惜,但他的cabin還在!)

「小白宮」閒人免進

高球傳到日本、南韓和台灣,這西方高貴社交場地當然以服務至上。打一場愜意的球,最重要是打得舒服、流暢和享受到完善的配套。球僮成為最受重視的一群。他們一些畢生貢獻給球會,功不可沒。當中最優秀的,提供服務水平之高,比泰國這號稱以優越服務行業掛帥的國家,亦有過之而無不及。

日韓球僮的服務態度是發乎內心的。他們永遠禮貌周到,永遠懂得在適當時候做最適當的事。從開球的第一分鐘開始,他們都是誠心誠意祝福你打得一場好球,無論你的球技多麼的不濟,他們都會虔誠為你祈禱;無論你的脾氣多壞,你也找不到藉口責怪他們;打完了球後,他們也不會硬要你給小費,但知情識趣的球友,總會預先準備好一盒禮物送給他們,以表謝意。餽贈禮物,本來就是日、韓本土文化嘛!

泱泱高球大國

高球傳到中國,中山温泉球場內鱗次櫛比的小賣亭,桑榆柳蔭的球道,惠風和暢,游目騁懷。富歷史性的長城十三陵附近的北京國際高球會,潺潺流水溪澗,美不勝收之餘,更教人發思故之幽情。

及至二十一世紀中國,不怕高球起步遲,短短二十多年間,歐、美、日、韓、台、泰式的球場已在各大城市中國化起來,變身成為包容性最廣的泱泱高爾夫球大國指日可待。加上球會間良性競爭,不得不各出奇謀,硬件和軟件相繼提高,中國高球場充滿特色,包羅萬有!

單是雲南省,玉龍雪山全球最高最長的球場是一絕,石林是二絕,麗江古城世界遺產湖畔是三絕,到青海、海南、甚至「優美的牧場」充滿維吾爾族風情的新彊烏魯木齊高爾夫球場......。

一段段快速搜畫,你說我雲遊太虛也好,我倒可在到處高球場吸一口新鮮空氣,任它本土傳統意識多橫強,地域多遙隔,人心多叵測,在高爾夫同一語言下,烏托邦大同世界,庶幾近乎?(完)


#####

本文原於《Golf Digest/高球文摘》香港版刊出

[ #高球風雲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劉兆生 Terms

Author @劉兆生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