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傳統,起源於高爾夫球會。高爾夫球會的建立,推動高爾夫運動,二者關係本是切割不開。以前,打高爾夫球一律採用會員制,所以只招待高爾夫球會會員和會員帶來的嘉賓,絕對不對外公開。
現在,只有絕少部份球會仍堅持這種高排外性(high exclusivity),例如:每年舉辦美國大師賽(The Masters)的奥古斯塔球場(Augusta National Golf Club)便是其一。只有一撮人數非常少的會員和嘉賓,才有資格在這球場打球。其他球會,大部份已採用半會員制,通常除周末、日和公眾假期外,也會接待外來客人(walk-in),為的是增加球會收入。
高爾夫像是宗教
發展下來,為令高爾夫普及化,世界各國地方政府亦有全資興建一些所謂公衆球場(public course),有視為推廣文娛活動,有當作運動贊助。
載譽全球的香港西貢滘西洲公衆球場,便是由以前港英政府撥地,馬會投資興建。短短十多年間,已成為舉世知名的一流公衆球場。公衆球場的好處是沒有會員制,不需入會費,凡本地納稅人均可使用。採用「用者自付」模式(pay–as–play),非本港居民收費畧調高,但仍要出示打球資格証明,如差點卡、能力証明文件等,以避免一些不懂打球者混進去影響打球流程和安全。
雖然有了公衆球場提供了公開場地,但一般普羅大眾如要踏進高爾夫世界,比起其他運動,入門條件相對下依然比較嚴格,為甚麼?
一說是可能受了宗教影響。在某些程度上,高爾夫像是宗教(quasi-religion),有它獨特的教條、協定(protocol)、語言、服式、禮儀、管理和文化。球會就像教會,是「神」的身體(Body),教徒就是這Body的肢體(member),會員制(membership)這英文字源,其實來自基督教。
(「會員」這兩字,本來是帶有神聖的屬性,現在連麻雀聯誼會門外也掛上「Member Only」的牌子?把「會員」的身份地位濫用到如此地步,真是目不忍睹。筆者在這裡故意用Member 而不用正確的Members,是因為從坊間買來刻好了的膠片都是錯的Member,集非成是,誰認真誰便輸,大家都麻木了。有人還狡辯在香港看到的英文比在中國各地的算是「串對」很多了。但在新加坡一定看不到,兩地對英語尊重程度始終不一樣。)
再深入一點說,把「會員」真正的含義應用在高球會所俱樂部上,當一旦成為了高球會員,其實同時包含了一種大家互相認同,暨有着對高爾夫的拜膜和嚮往,如同弟兄姊妹,互助互愛!怎會像現今在內地一些所謂奉行會員制度球會,會員和會員之間,在球場上互相對罵有之,甚至不乏大打出手武俠場面!很多人買了會籍,便以為是身份象徵,卻無視成為高爾夫球球會會員的深層意義。
我們常說中國是禮義之邦,本來,高爾夫文化,就是禮義的變奏,自律和尊重。為甚麼高爾夫進入了中國少說也有二十年,全國球場已有二百多個,連內蒙也有球場,但帶有中國色彩的高爾夫(後補:2010年創謂的打流氓球),例如:打球不守規矩、不認真、填報成績不真實,每天也在上演着?還未算那些不埋單溜之大吉的流氓在內!
跑慣內地業務的友儕告之:「我們每天在內地營商,那些什麼打球不守規矩,填報成績不真實,在我們眼中,只是小兒科而已!我們已見慣不怪了,總之,打打高爾夫而已,又不用把整盤生意押下去……。」
高球活動就是一種羣體意識形態的縮影,在國家監管下的商業活動也可屢見作弊成風,放在人煙杳杳,無人看管的球場上,還要對自己克制自律?在沒高球信仰的國度中,對今天一些中國人的素質要求也許高了些吧!
先讓一小撮人懂起來
但話得說回來,真正的高爾夫在中國是存在的,但不多。香港人到內地打球,是懂得選擇球場的,一些打起高爾夫招牌,實質只是搞房地產項目,盈利掛帥的球會,他們不會去。那裡的高爾夫,只是陪襯,更不要奢望他們推廣高爾夫。
現今內地愈來愈多人打球,中國高球從業員也需求甚殷,當中亦不乏有識之仕,絕對有心打造一個中國高爾夫將美好來。也許,給中國多點時間,正如鄧小平說過先讓一小撮人富起來,高爾夫也許會是一樣,先讓一小撮人懂起來吧。(完)
#####
本文原刊於《信報》,現經作者修訂重刊。
[ #高球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