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向未懂打高爾夫球朋友解釋甚麼是handicap絕對是難度很高的事,偏偏他們最愛問的就是這高爾夫球專有名詞。經典的笑話當然就是問女秘書她的上司多少handicap,她怒答她上司沒有handicap。
首先,不去理會把handicap譯成中文「差點」恰不恰當,大部份人就英文handicap只知解作傷殘或有障礙的負面字眼,竟然扯到一項健康正向的體育活動去已莫名其妙,非要弄清楚不何!
再者,凡在街上、停車場或公共運輸系統中看到有handicap字眼出現的告示牌,一定與disabled輪椅圖像為伍,多麼的不「老泥」!
查一查handicap字源,很多人愛信handicap是cap in hand的變奏,手中拿著cap帽周街問人乞錢,但這是錯的!原來handicap是1653年的一個博彩遊戲,兩個人為爭取擁有一件物品,各自先估價,把自認合理的「賭注」放進一頂cap帽內,由一中立裁判決定誰得到那東西,誰要補錢,務求貫徹平等化(concept of equalization)。Handicap就是hand-in-cap的縮寫。
Hand-in-Cap的縮寫
1754年用在賽馬上,就是香港人熟識的馬匹負磅賽,Handicap Race!及至1915年,不知何解,handicap這字首次用來形容傷殘兒童,1950年後才引用到包括成人和精神病患者上。
從這字源歷史來看,handicap原來是「好嘢嚟架」!含伸張正義,主張平等競爭的人類高尚情操!看來除了高爾夫球外,一切實力不同卻被迫要一起競爭的活動,我們應該大力鼓吹handicap制度,消滅社會上「大石砸死蟹」的不公平現像。
例如鬥車,我不夠錢買副勁偈,我的handicap就是見到車尾燈算贏;例如我入不到大學,我的handicap就是我識擦鞋,那怕將來生活無憂;例如溝女,我點夠小小超、吳x權、楊x龍......鬥,所以我要有handicap,如俱備風水堪輿學天資、巧言令色本錢、搥骨、識整幾味好餸和甚至一些天賦生理優勢等,貫徹競爭平等化,生活才會多姿多彩,生命才有意義啊!
但話亦要說回來,handicap要人施捨還是要自己爭取的才對?自己唔夠人强要人給自己handicap算不算合理?好似捉棋要人讓雙車才有機會贏,難道成世也要人讓雙車?哦!原來你給幾多handicap我就有幾多handicap,handicap是沒剩餘的!你最好「袋住先」,再慢慢爭取。
Handicap是沒剩餘的
想深一層,終於悟出另一個道理。反諷得很,原來handicap執行起來,除鼓勵平等化之外,還有兩個副作用:一是增加局外人觀賞氣氛,你頓然淪為一隻鬥蟀,被人玩弄於指掌間;二是從羞辱中激勵你垂死掙扎,懵然以為自己仲有得fight。當然你大可選擇不甘被辱,拒絕接受handicap,「本」輸來打,戰敗還說句雖敗猶榮自慰一番。
走筆至此,為甚麼愈來愈似香港現今的困局,唉!香港有handicap制度玩嗎?(完)
後記:本文我故意避開解釋golf handicap的定義,因為這會侮辱了廣大的《高球文摘》讀者和支持handicap制度的市民!(完)
#####
本文原於《Golf Digest/高球文摘》香港版刊出
[ #高球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