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未過,社會大眾生活仍受困擾,香港話劇團照樣在藝術中心演出,而觀眾如常熱烈捧場,這當然有理由,乃因為戲碼特別,《A Winter Funeral/玩轉婚前身後事》內容講喪禮與婚禮在同一天舉行,人生很少會發生如此情況。以色列戲劇大師Hanoch Levin (漢諾赫‧列文) 作品題材特別而罕見,話劇團才會推出,觀眾才會去看。
悲喜交集,情況常有,然而結婚喜事碰上傷心喪禮在同一天舉行,雖可能真實存在,卻少機會發生。Hanoch Levin分明有目的,安排戲劇性內容有針對性,他故意構思如此一個人生難題,要普天下人們來面對,逼大家去思考人生。他創作該劇於1970年代中後期,那時候,以色列戰爭正頻仍,可以想象,他當時常思考死亡問題,而其心得會裨益我們。換句話說,一般人平時不會審視自己親朋親疏程度,但Hanoch Levin卻藉這齣戲,讓我們在劇院裡面對這情況,給我們機會嚐試思考一下該問題。文學意義與功能,此為一斑。
關於Hanoch Levin這位猶太劇作家,原來之前,我曾經看過他的《Requiem》(天邊外劇場於2019年在大埔文娛中心演出時易名為《半入塵埃》),該部戲完成於1999年,他55歲癌變臨終期間,死亡氣息濃鬱。今回看他的喜劇《A Winter Funeral/玩轉婚前身後事》,乃1978年首演,由Hanoch Levin親自導演。該劇原版說希伯萊語,內容講猶太人生活,今次李國威採英文版來翻譯,並與馮蔚衡合導,在演出中,有關猶太人文化元素,難完整表達,所以Hanoch Levin原意,演出者和觀眾皆要自行捉摸,此個缺陷,無可奈何,但可理解。以色列猶太人文化,我們怎期望完整吸收呢?
我對此齣戲想到的是,它重要意義在於能夠對比出、或補充我們華文文藝作品在某方面之不足。我們華文文藝作品,不管是小說、戲劇、電影、電視,都少有以喪禮與婚禮來切入。諷刺是,我們華人常認為自己民族注重家庭倫理,卻原來在文藝作品中探索和思考家庭倫理、人生問題時,內容不夠多樣化,例如少以喜劇形式出之,新意不足,稍欠趣味,亦少變化,甚至可以說,表達效果深度不夠。
今次香港話劇團推出此戲,乃回應2019-2020疫情苦況,堅持要泡製歡笑氣氛,所以循該個態度來說,大概與Hanoch Levin原意吻合。編排喪禮與婚禮在同一天舉行,明顯要對應以色列處身在水深火熱之1970年代中期。各個角色胡鬧一番,令觀眾輕鬆笑一下,並對生活上問題思索一下,文藝作品在社會上便完成意義。說到底,香港話劇團演出以色列猶太劇作家Hanoch Levin作品,助我們多開一扇窗,擴闊眼界。至於香港話劇團今次舞台上安排,笑料成功與否,我並不介意,因為以色列猶太文化,與1970年代當時戰爭對人民生活影響情況,我全無所知,只好存而不論,不予置評。我看到編導朝該個方向努力做好便覺得對勁。
看《A Winter Funeral/玩轉婚前身後事》,我想到之前看到的台灣電影《孤味》,全片故事圍繞一場喪禮。華文文藝作品絕少只集中講一件事,而該戲場景亦集中,至於時限也在三兩天內,幾乎可以說,希臘戲劇三一律應用在此部電影裡。
導演許承傑、編劇黃怡玫、許承傑可能並沒有應用希臘戲劇三一律的原意,但我覺得,編、導在不自覺中做到三一律戲劇的效果,順其自然,成績更好。
電影《孤味》(Little Big Women),有在Netflix上架,補看容易,大家勿錯過,全齣電影只講一場喪禮,在兩三天期間發生一些事,揭露出一家庭幾十年恩怨情仇。事件、場地、時間集中,劇力便聚焦,感動力量便強,加上美術設計高品味,而眾演員優秀,堪稱佳作,不容錯過。
#####
[ #文化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