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奢侈品在後來變成必需品,是生活質素提高嗎?
如果說奢侈品是數萬元一個包包,那便膚淺,連包包出品商都不同意此說法。沒為奢侈品先下個定義,那便沒有討論基礎,無謂繼續談下去。為免浪費時間,我們宜先有共識,才討論下去。
上網會查到「luxury奢華」原意,字源頭屬拉丁文,意思說:不計較金錢,縱容追求感官樂趣,便屬奢侈。
拉丁文原意清楚,奢侈品與用家財力掛鉤。億元級富豪買數萬元包包,不算奢侈,然而白領秘書小姐,買同樣包包,那卻肯定屬奢侈行為。
明白奢侈品定義相對鬆散,大家日常生活便應懂分寸,拿捏得宜,不要亂來。推前一步說,奢侈生活,其實本身沒有善惡含意,是好是壞,不在其本質,而決定於過奢侈生活的人本身。如有人不自量力,放縱自己過奢侈生活,弄到債台高築,被人追數,終日擔驚受怕,那便非好事。該類人當然不能把自己過失歸咎于別人,埋怨受奢侈品所害,那其實說不通。
認識一位很懂享受生活的人,不愁金錢,並非富豪,生活卻如魚得水,達到藝術境界,他曾經解釋「奢侈」一詞定義,相當獨到。他認為備而不用便屬「奢侈」。做每件事,都有準備plan B,乃奢侈也。舉例說:前往機場這件小事,你卻準備兩種交通工具,然後選擇其一。他這麼解釋,擴闊我思維。
今天新時代,做任何事情都準備plan B, 並將之變為必需,明顯表示社會富裕、進步。即是說:舊時候奢侈品,來到今天,如已變為必需品,則標示大家已走前一步,進入到嶄新世界。
然而在奢侈品變得普遍時,很易變成浪費,那便好壞參半,甚至會是弊多於利,因此有需要認真正視,好好討論其可能衍生之各種壞事。
這裡先舉奢侈屬好事的例子,倡正能量。在2020年,新冠狀病毒肆虐,連平民街坊茶餐廳都遵守衛生,實行以前高檔餐廳才達到之奢侈級標準,例如:餐廳內外、廚房洗手間頻密消毒,食具至清至潔,而飯桌服務每輪新客人都鋪上新枱布。大眾廉價食肆嚴格推行高衛生標準,確實惠及平民,標示時代進步。
然而嚴格執行高標準守則,自會增加各類支出,變相加大社會負擔,甚至可能造成浪費,這便是弊端,讓我舉例來說明。今天企業戰士出外公幹,花公費,常會入住luxury級酒店。實情是:該些高層商務旅客日理萬機,多不會使用酒店暖水泳池、健身室、蒸氣浴、水療服務等等。他們節省時間,多用花灑沖涼,於是luxury級酒店裝置噴射浴缸,並附電視機,便用不著。此外,長時間開放的暖水泳池和設備先進健身室,都淪為備而不用的設施。
此外,有些五星級名牌酒店房間裡,厚身大毛巾叠到三呎高,當然還有厚身浴袍,而梳洗潔面各種名牌用品,亦多到足夠呵護香港小姐,至於一次性使用的拖鞋,接近皮製般舒服。這些備而不用的奢侈品,多為了爭取酒店之五星級聲譽、符合鑽石級行檔而設置。高級行政人員常理性思考,明白在現實中,備而不用無疑重要,然而也會考慮到,提供過多備而不用物品與設施,增加成本,隨時會造成浪費。我們總不應過猶不及,走進死胡同去。
給予客人愉悅,當然重要,但絕不能只為突出奢侈虛幻本質,而設置得矯枉過正,失去普及受眾、促使社會進步之良好意願。奢華並非無聊,最重要是讓受眾享受高質物品和設施時,可以心安理得。
以前我們只能在辦公室傳送電郵,今天人人可使用手機來通訊,當然更方便和快捷,然而我們不要以為新科技省了時間,其實並非如此。科技進步,物質生活發達,不肯定是好事,物質生活給我們奢侈感覺,有時令我們生活更緊張而已。(完)
#####
[ #文化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