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戲新演有突破: 形體《趙氏孤兒》涉現實


@張錦滿 - 2019/11/05

  形體劇場並非舞蹈,也非默劇,而是演員直接感動觀眾,不用道具、佈景和戲服。(攝影Carmen So)

《趙氏孤兒》劇名早已廣泛流傳,然而其故事內容卻未必為大眾所知。原來它乃真人真事,相關歷史事件記載,最早見於《左傳》(公元前400多年),後來出現在司馬遷《史記•趙世家》(公元前90年),以及劉向《新序》、《說苑》等等。很久之後,該事件改編成為戲劇,最早版本見於《元曲選》(明臧懋循編訂,明代萬歷四十四年(1616)刻本),而搬上舞台以京劇來演出便本於此。

《趙氏孤兒》跟《灰闌記》(東德劇作家布萊希特在1944-45年便創作他的《高加索灰闌記》)一樣,乃歐洲最早熟悉的中國戲劇作品。關心中國文化者,便要起碼要認識一下這部中國戲劇代表作,否則在歐洲行家面前會尷尬。

藝發局今年主辦第三屆《賽馬會藝壇新勢力》,今年有綠葉劇團以形體劇場推出作品《孤兒》,便是改編自中國這部著名劇作《趙氏孤兒》,而編導是黃俊達。他於2005年畢業於演藝學院舞蹈學院,卻轉向戲劇發展。2008年他前往法國,進入Jacques Lecoq國際戲劇學校,完成兩年動作研究課程。在2018年,他又修畢第三年師資課程,成為極少數專攻形體表演之華人藝術家。黃俊達於2009年在巴黎要發表作品,便選取歷史上首個被翻譯成歐洲語言的中國經典戲劇故事《趙氏孤兒》,由非華人演員以形體劇場方式在巴黎演出。之後,他帶該製作到過意大利、克羅地亞巡演。繼後,他又帶該劇回到亞洲,用上香港演員,參加台北藝穗節。

黃俊達在2017年獲香港藝發局頒發「藝術新秀獎(戲劇)」,大概基於他製作《趙氏孤兒》形體劇場版本的成就吧!

黃俊達編導 《孤兒》曾在歐美和中國廣泛巡演。(攝影Carmen So)
  黃俊達編導 《孤兒》曾在歐美和中國廣泛巡演。(攝影Carmen So)

形體劇場並非默劇,而是強調演員直接與觀眾交流,不用佈景、道具、服裝等等,以肢體語言為主,配搭幾句對白,來演繹動人劇情。以孤兒為名的戲,自然離不開悲慘,因此以身體動作來代替語言,把淒涼苦難元素完全昇華,正好適合不喜歡聽/看慘痛故事、追求正能量的今天潔癖消費者。

該齣戲骨幹劇情是: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晉貴族趙氏被奸臣屠岸賈陷害而慘遭滅門,倖存下來的孤兒趙武,長大後為家族復仇。可是,歷來各地方各種版本,曲文都差異頗大,而情節也有不同,例如僥倖生存之遺腹子,有說是私生子,亦有說是野種,甚至根本是換包。

到2014年,即首演五年之後,他重新演繹他的《趙氏孤兒》,變身為《孤兒2.0》,首演於北京國際青年藝術節,繼而到西安、香港、廣州、中山巡演。到2015年10月,《孤兒2.0》復排,成為烏鎮戲劇節特備節目,及後又參加上海國際藝術節扶青單元,成就《孤兒3.0-庄姬》新版本。

《孤兒2.0》演員來自內地各個地方,與香港團員,合作創造來自生活之形體動作。(@Carmen So)
  《孤兒2.0》演員來自內地各個地方,與香港團員,合作創造來自生活之形體動作。(@Carmen So)

之後,在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再恢復以《孤兒2.0》版本,巡迴內地15個城市:武漢、深圳、北京、天津、合肥、杭州、雲南、天津、哈爾濱、廣州、東莞、銀川、成都、上海、南寧。除此之外,該個演出還參加過美國三藩市國際藝術節。

看到上述演出紀錄,大家便知道,黃俊達過去十年來千鎚百鍊該劇作,得到各地方肯定和接受。大概因為形體劇場製作,不使用佈景、道具、戲服,很少對白,不受演出環境、條件限制,並能跨越各種語言、文化障礙,所以適合在世界不同地方巡迴演出,因此成功在法國、意大利、美國、克羅地亞巡演。對比之下,其他劇種《趙氏孤兒》如要巡迴歐美演出,便困難重重。

L'Orphelin2.0 《孤兒2.0》 Photo Credit Carmen So
  L'Orphelin2.0 《孤兒2.0》 Photo Credit Carmen So

此外,編導黃俊達製作他的《趙氏孤兒》劇本有突破,重點是突出故事劇情有多個版本,而他將之完全融合,一併演繹出來。9月21日我看他下午場,他在台上跨海口說,他演出乃歷來最完整版本,而他這個新版本,正好把該劇指涉到劇場外正在發生的街頭暴力事件。原來歷史發生在二千年前,這麼長時間,內容自然會出現很多誤差,而類似的誤差,也會出現在今天香港新聞報道裡。該製作之所以與別不同,在於它具針對性,並延伸其文化與政治意義,因此便加重了份量。

黃俊達的綠葉劇團,演員約20人,來自山東、安徽、蘭州、海豐、香港等不同地方,背景相異,持續接受系統訓練,發展身體表演力。今回其中幾個相聚在香港來演出《孤兒》,一起從日常生活中發掘,創造各種非舞蹈、也非默劇之身體表演新穎動作。我看到其集體創作之功。

我還看到以形體劇場來演繹《趙氏孤兒》之優點:演員應用旁白來交代歷史背景;只講少量對白來明確表達關鍵場面與演員行為;而全以形體動作來呈現「趕盡殺絕」、「更換兒童來頂包」、「為家族報仇」等故事情節。簡單俐落,不拖泥帶水,各地觀眾便都不費勁便明白,直接投入劇情裡面,可多感受家族滅亡之悲痛,並明白為家族報仇之重任。

黃俊達盡量保持客觀和中立,他用現場音樂,由羅鎧欣演奏多種敲擊樂器,並非加重婆媽情緒,而在於推進劇情,也控制發展節奏,帶動演員和觀眾。簡言之,該個演出簡單、易明、直接,也要求觀眾憑想象和判斷來吸收整個劇情。今天黃俊達製作集合各個版本於一身的《孤兒2.0》,適應世界一體化、互聯網時代,值得一記。(完)



#####

圖:綠葉劇團

[ #文化 #藝術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張錦滿 Terms

Author @張錦滿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