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童年的香港電影


@林錦波 - 2008/07/04

炎熱的夏日終於來臨,每年康文署電影節目辦事處都會舉辦「兒童電影合家歡」,為一眾放暑假的大小朋友準備一系列適合全家欣賞的「合家歡電影」,這個每年「循例」舉辦的節目,基本上完全符合電影辦事處作為公營機構的工作要求,這跟每年聖誕期間香港芭蕾舞團都會推出《胡桃夾子》來應節一樣,為一眾小朋友和家人提供「適當」的娛樂。

可是,在電影片目方面,可以發覺一點在兒童片這個在世界各地電影製作中,頗為重要的類型,香港電影一直以來都十分缺乏,每隔一段日子都會有電影公司和導演「勇敢」地推出零星的兒童片,可是成績都差強人意,反而美國和日本,甚至歐洲各國都有不少出色的兒童片不斷推出,以今年的「兒童電影合家歡」為例,多是歐洲、日本、以色列和內地電影為主,而近年較受歡迎的香港兒童片便是兩集的《麥兜》電影,至於第三部《麥兜》更需要電影發展基金的支助才能開拍,為何這個在美國及日本都屬頗為賺錢的類型產業,不能在香港「萌芽」呢?情況比起內地和台灣更加不堪,但我們在創作和動漫方面並非沒有人才,如《麥兜》的麥家碧和謝立文,遠赴荷里活發展參與創作全球大受歡迎《史力加》的許誠毅等。

翻開香港電影的歷史,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現過不少具叫座力的童星和以小孩為主角的電影,好像後來成為國際巨星的李小龍童年時主演的《細路祥》、神童馮寶寶主演的戲曲片和劇情片,其中楚原導演的《可憐天下父母心》集多位童星主演,成為經典作品。可是當香港社會踏入經濟起飛的七十年代開始,這類充滿倫理親情,講述窮困家庭奮發自強的電影便逐漸消失於大銀幕,到了八十年代亦出現過如小柏林等童星,但他們只是為了「合家歡」的元素而在一眾巨星拱照下參與演出,未有獨當一面的機會,加上這類電影多以成人題材為主導,並非專門為小朋友而拍的兒童片。反而類近兒童片的製作卻在電視上出現,其中以港台電視部的《小時候》劇集最受歡迎,兩家商營電視台在這方面只有在午間時段推出一些兒童綜合性節目,配合外購的日本動畫片集,為一眾下課的小朋友推供娛樂。從社會發展方向來看,兒童片,包括動漫製作,香港在急速的經濟發展下,由五、六十年代的艱辛歲月到向錢看的極度資本主義取向,都缺乏培養兒童片的土壤,小孩子都在複雜多變及競爭劇烈的社會氣氛和物質消費中,過早「成熟」;另一方面香港地域環境,缺乏了如外地那種城市與鄉間的分野,樸實的民風根本沒法保留和培育,孩子們都在城市和成人社會的感染下,變得十分世故和「成人化」,有人指出過香港的兒童是沒有童年的,童年階段已要面對家長們為了他們未來具有競爭力而安排的一連串「特訓」,學校及公開考試的壓力等,近年還要面對教育政策的轉變,這一切都令孩子們提早踏入成人的世界。

此外,香港社會瀰漫著的憤世嫉俗亦是另一個令兒童片無法發展的因素,這裡不只是兒童片,我們甚至連校園片都欠缺,電影台前幕後都反映了社會的功利和對現實不滿所產生的不安定,投資者和製作人只開拍可以最快獲得收益的片種和類型,市場的局限令他們忽視了甚具長遠發展潛力的兒童片和動漫開發。以美國為例,兒童片和動畫片是荷里活的一大產業,當中包括初期的卡通人物玩具和相關產業,以及如迪士尼樂園的主題公園,及後加上電腦遊戲及教育軟件等,在全球成為一個龐大的市場,今天美國企業不斷地向全球,包括香港和極具發展潛力的內地推銷專為幼兒及兒童推供學前教育的產品,這些產品都有著背後發展多年的動漫人物動畫和兒童片作為基本素材,加以利用和重新組合,對家長們和小孩們都充滿一定程度的吸引力,成功開發了一個剩餘價值(Add Value)的產業。近日上畫的《功夫熊貓》在內地掀起討論熱潮,為何如此具中國化的人物和題材,會被荷里活捷足先登,這個「應由」中國人製作的電影,卻被美國人白白享用了。這種泛民族主義的情縮在現時北京奧運即將舉辦的時刻,可以理解得到內地民眾那種「憤憤不平」,可是美國不管在創作人才和技術方面都遠遠超越了其他地區,在動漫和兒童片發展上,更加體驗了美國社會對兒童的重視程度,這亦反映了他們對未來充滿穩定的憧憬,反觀香港和內地一直都在不穩定的環境中發展,到了本世紀才逐漸建立穩定的社會環境,對孩子們的關注需要穩定的氣氛才能發揮作用。

香港雖然在經濟發展上有輝煌的成就,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一直都困擾著香港人,過客心態一直都縈繞著香港社會,到了今天這種不穩定的因素仍未因回歸而消除,加上香港特殊的社會環境,對兒童的關注仍建於劇烈的競爭環境和功利氣氛之下,所謂「求學不是求分數」的政府宣傳並未能在社會上紥根,加上城市過度發展,我們連內地和台灣社會仍有的鄉間樸實情懷也欠奉,因此內地會拍出《鳳凰琴》和《上學路上》等勵志兒童片,以及台灣還能製作出,如周杰倫的《不能說的.秘密》及一系列台灣偶像劇集的校園作品,而香港就只能拍出如近期劉國昌的《圍.城》這類充滿悲情的青少年問題校園片;至於,動漫方面我們最出色的漫畫家黃玉郎和馬榮成都是創作成人動作漫畫,而《麥兜》除了可愛的人物造型外,其實內裡卻充滿著感懷身世的香港情懷,一個香港知識份子的成人世界。



#####

作者於2008年至2010年期間在《信報》撰寫《影業刺針》專欄,關於電影、電視及娛樂工業的評論。此文原於2008/7/4刊出,現經作者編訂於2018/09/11重刊。

[ #電影 #影業刺針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林錦波 Terms

Author @林錦波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