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由早期發展便與科技分不開來,由默片到有聲,再由黑白到彩色,音響效果亦於二次大戰後突飛猛進,畫面技術,到拍攝特技效果,到今天無電腦特技不歡的大製作,可見電影不單只是純粹的文化藝術,當中涉及大量的科研技術,在這方面由初期歐洲和美國互相競爭,到今天由美國獨領風騷,多位著名電影人,包括《星球大戰》的佐治盧卡斯和《E.T.外星人》的史提芬史匹堡便是其中醉心於電影音響,前者創立THX音響系統,和特技效果,他們經過近三十年的努力,為電影科技發展,貢獻良多。
今天我們看到如電腦遊戲的特技畫面和震撼的音響效果,都要拜兩人及一眾美國科研人才的努力,其中美國在這方面領導了電影技術的潮流,基本上建立多種業內的國際標準,如電腦特技的製作級別,便令好些電影因未能達到他們認可的標準而無法在全美戲院上映,其中周星馳執導主演的《少林足球》便是其中一個例子,這亦令好些香港電影公司為了達到美國的上映標準而加大的製作成本,可是影片最後因質素和口味未能滿足美國發行商的要求,而只能作少規模的上映或直接作影碟發行,出現嚴重虧損,這都使好些電影公司老闆對開拓美國市場敬而遠之。
香港電影發展一直以來都是從泊來的技術作為範本,其中邵氏曾就彩色電影與日本合作汲取技術,為彩色攝影開創新的局面,嘉禾重本投資的《新蜀山劍俠》向荷里活引進電腦特技,隨後徐克及其他曾參與拍攝的工作人員在此再配合土法炮製,開始香港電影特技效果和動畫的發展。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多部美國電影早已配上杜比環迴立體聲,可是其時的香港戲院大部分都沒有安裝此音響設備,而遭到電影人的批評,可是戲院商卻表示香港電影人拍攝的電影都沒有配上杜比音響效果,他們又因何要出資增設這套其時頗為昂貴的音響設備呢?這到底「有蛋先定有雞先」的爭議,最後都敵不過市場的推動力,觀眾的要求和市場的需求與日俱增,都令戲院商和電影人屈服。可是香港在有關技術的開發和研究方面,嚴重缺乏,記得十多年前,當泰國和韓國開始發展電影相關產業的時候,已有人提出過香港應加強電影技術方面的發展,如電影混音及菲林分色沖印等,可是其時香港電影已出現步向衰退的先兆,電影公司和電影人仍然沒看到這方面的不足,政府仍然採取「積極不干預」的政策,對電影還是限於文化推廣的資助,沒有對香港電影長遠發展的技術層次作出任何扶助。最後,香港電影只好跑到泰國、韓國和澳洲等地作後期製作,近年上海已出現具質素的後期製作公司供香港電影之用,可見曾經領導潮流的香港電影,就連技術層次只剩下動作指導還可算是強項。
近年荷里活在3D立體電影方面,技術上經過十多年的研發,漸有成果,多部新一代的3D電影在全球大賣,其中《地心探險記》在內地賺取二千萬人民幣,近三百萬美金,在內地這部3D電影只能在八十六個銀幕上映,可見其受歡迎程度之高;而影片在香港亦收三千四百多萬港元,成為全年賣座電影之一。在內地收緊審批的情況下,反而這種標榜技術的電影,卻較易通過審批在內地上映,有報道指中央政府對3D立體電影的發展,興趣甚濃,有中影公司的人士表示,占士金馬倫的新片《Avatar》和《功夫熊貓2》這兩部3D電影都會較易通過審批。從此可見,3D電影的熱潮現正在全球蘊釀,美國在技術方面再次領導潮流,這都令各地電影產業的主事人和政府感到有需要在這方面積極參與研發工作。可是,香港在科研技術發展上,經過政府多年來的推動,仍然處於一個中低層次,什麼數碼港等項目都沒有在長遠發展的方面,作出具價值的成果。在電影技術上,我們仍然只懂以金錢來買泊來的技術產品,經過近百年的發展,不管是業界的保守成風或是不思進取,而政府對這個產業仍未定出長遠發展的藍圖和願景,使香港電影面對世界大潮流之下,不知如何是好。
電影是一個集文化藝術、娛樂和科技於一身的產業,要把這個產業健康發展,這幾方面都缺一不可。未來電影的發展,發行方面會向著兩大方向進發,一是傳統戲院發行,這方面會因市場的需求向著日新月異的觀影技術發展,3D立體電影及動感戲院會成為寵兒,其次是觀眾到戲院看電影會由以往單一娛樂變成人們集體娛樂的其中一個重地,要與卡拉OK、主題公園等集體娛樂場所競爭,其中吸引幼年及年輕觀眾需要各款各項的創新技術配合下的新玩意,令他們由個人電腦的網絡和遊戲世界吸引過來;另一方面,戲院亦會向類以舞台劇場和歌劇院的方向發展,戲院會以豪華和高貴的包裝下,成為集文化藝術和娛樂於一身的社交場所,過往平民化的戲院會逐漸萎縮,變成大家的集體回憶。此外,網絡和手機下載會成為未來電影發行另一股大勢力,其中內地好些偏遠地區及各地其他缺乏戲院的地區,網上和手機下載將會成為趨勢。這令人想起二千年科網浪潮時,有科網公司到非洲發展電訊業務,但要在非洲地區鋪設傳統網絡,費用高昂,他們反而在無線通訊方面出點子,在幅員廣大的非洲地區建設多座無線網絡的傳訊塔,省回鋪設網絡的成本,以無線通訊來取代固網系統,成功在非洲地區開展電訊業務。近日,短片共享網站YouTube增設播放短片及影片的新增網頁The YouTube Screening Room,王穎的新片《The Princess of Nebraska》(只限美國地區)和香港藝術中心的短片會在此與網民共享,可見web 2.0的時代已經在電影發行方面產生影響,在可望的將來電影發行會出現新的規劃和版圖。
#####
作者於2008年至2010年期間在《信報》撰寫《影業刺針》專欄,關於電影、電視及娛樂工業的評論。此文原於2008/10/31刊出,現經作者修訂重刊,現經作者編訂於2019/02/12重刊。
[ #電影 #影業刺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