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克諧:中國音樂藝術片羽錄 邦瀚斯香港首場中國音樂藝術拍賣會


@趙氏Baby - 2020/11/10

胡蘭成說:「禮樂是人世的風景。」 中華禮樂文明的形成背景,是從祭祀文化發展而來的。 古人以「禮」的來代表天地自然的秩序,以包括音樂和舞蹈的「樂」來象徵天地自然的和諧,而制禮作樂便旨在規範社會行為和陶冶性情人心。「禮」是自然宇宙的規律秩序在人世的體現,而「樂」則為身心靈性的和諧統一於生命的實踐,由是世間萬事萬物都能化生,亦俱能各具特性,即所謂「所以承天道以冶人情也」。

音樂是民族情感的血脈,是文化的外延,是文化孕育出來的精華的一種結晶形式,也是文化意志的靈魂。作為中華文化藝術的範式,「樂」的精神在傳統音樂器具上尤其彰顯。邦瀚斯拍賣行( Bonhams) 將於2020年12月1日舉行香港首場以音樂為題之中國藝術品拍賣──「八音克諧:中國音樂藝術片羽錄」。拍賣涵蓋中國音樂藝術數千年源流,上至青銅時期,下至當代,既有各式傳統樂器如上古甬鐘、古琴、鼓、以至戲曲崑笛;亦羅致一系列以音樂為靈感、或以樂入題之其他藝術精品,包括玉器、瓷器、漆器、書畫詩詞、琺瑯等,盡現音樂美學在中國藝術傳統土壤上的萬千面相。

西樂的深刻是靜態的、固定的、明晰的,是可以訴諸理性觀念的;中樂的深邃是動態的、游移不定的、含蓄神秘的,它不可以訴諸理性觀念,而只能藉助於悟性直覺,是主題之外的審美特質。香港邦瀚斯中國古董藝術部主管王晰博表示:「中國歷史長河中,不論禮制、精神、社交,還是消遣層面,音樂均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中國藝術海納百川,音樂不只是聽得到的美,而是跨越時間、媒材與感官之恆久主題。此專拍亦朝此方向策劃,務求令一眾藏家多角度了解並感受中國藝術的音樂之美。」

「八音克諧」是中華文明經典《尚書》中美學觀點的重要表達,其所謂「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天相奪倫,神人以合」 ,意為詩歌詠唱、樂器演奏都要有條不紊、井然有序,才能達到美妙和諧、悅耳動聽,神人以合的理想境界。在中國古典音樂史上,「八音」,是一個專有名詞。具體、明確地體現了古代樂器分類法「八音」,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這八類。 此八類樂器是我國先秦時期勞動人民創造的本民族的傳統樂器,即「華夏舊器」,為後世雅樂所專用。 是次「八音克諧:中國音樂藝術片羽錄」專題拍賣焦點拍品便包括:

明 嵌黄花梨紫檀「太古元音」仲尼式百衲琴 (估價:1,500,000 - 2,000,000港元 )

周代以降,琴,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古琴,在所有中國傳統樂器中一直居於八音之首,飽含中國三千多年的文化、哲學、宗教和美學。2003年,古琴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代表之一。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其代表著儒釋道在中國的完美融合。儒家認為琴乃上古賢王仁義禮智的體現,「琴者,禁也」,亦是修身養心治國平天下之道器。道家追求陰陽協調,清淨無為,天人合一,古琴本是便是這一理念的產物。佛家──特別是禪宗──將古琴視為超脫凡塵的法器。

明 嵌黄花梨紫檀「太古元音」仲尼式百衲琴 (估價:1,500,000 - 2,000,000港元 )
  明 嵌黄花梨紫檀「太古元音」仲尼式百衲琴 (估價:1,500,000 - 2,000,000港元 )

此琴仲尼式,白石十三徽,紫檀岳山及冠角,以各色木料切成六角形薄片貼飾表面,可辨者有黃花梨、紫檀及黃楊木,此技稱為「百衲」,取百衲僧衣之形象。唐代文獻最早記錄百納琴,乃選取精良的桐木整體拼合而成。目前中國公立博物館現存兩件百衲琴與「太古元音」琴年代和工藝相近,一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代「峨嵋松」琴,另一為四川博物院藏明代「引鳳」琴。

西周早期 青銅雲紋甬鐘 ( 估價:400,000 - 600,000港元 )

甬鐘因舞上之甬而名,自身銘文則多自稱「鐘」而已。鐘為中國禮樂最重要的樂器,多件成組即編鐘,懸掛不同件數的鐘磬組成樂懸制度,以顯地位高低。考古只曾出現過少數西周早期甬鐘,此品一鐘兩調,鐘身飾以花紋顯示側鼓的敲打位置,應屬同類雙調鐘中已知最古老之其中一例。

西周早期 青銅雲紋甬鐘 ( 估價:400,000 - 600,000港元 )
  西周早期 青銅雲紋甬鐘 ( 估價:400,000 - 600,000港元 )
唐 魯山窯系黑釉藍斑拍鼓 ( 估價:250,000 - 350,000港元 )

拍鼓本是西域樂器,西漢傳入中原,形式紛繁,材質多樣,而唐代最為流行的拍鼓則為羯鼓。此品乃唐代河南魯山窯黑釉藍斑拍鼓中的極罕孤例。瓷鼓體量厚重,難以攜行或用作腰鼓,亦當下承座子,一如唐代羯鼓。鼓兩端蒙以獸皮,手拍或者以木棍擊打。

唐 魯山窯系黑釉藍斑拍鼓 ( 估價:250,000 - 350,000港元 )
  唐 魯山窯系黑釉藍斑拍鼓 ( 估價:250,000 - 350,000港元 )
明嘉靖 嘉靖癸丑(1553年)趙高子銘王之渙詩崑笛 ( 估價:200,000 - 300,000港元 )

笛子常見於中國民歌及戲曲,為最古老的中國樂器之一。史前時代多用鳥獸長骨做笛,後世則多以竹木為之,因此少有傳世。此品笛聲清遠透潤,常見於崑曲演奏,惟調性較近現代標準的崑曲曲笛稍低,或因嘉靖時昆曲方肇始,律制並不嚴謹,然而並不影響和曲伴奏,數百年仍可完整發音演奏,實數難得。音孔周圍呈色較深,或為長期演奏所致。

明嘉靖 嘉靖癸丑(1553年)趙高子銘王之渙詩崑笛 ( 估價:200,000 - 300,000港元 )
  明嘉靖 嘉靖癸丑(1553年)趙高子銘王之渙詩崑笛 ( 估價:200,000 - 300,000港元 )
宋 耀州窯青瓷人面塤 ( 估價:70,000 - 100,000港元 )

塤為中國最古老樂器之一,最初多以骨、土等燒製成蛋狀,前後分別設有三個及兩個氣孔。此塤或為遊牧民族傳訊所用,唐代北方窯廠即有燒製類似的人面瓷塤,如邢窯亦有燒製人面塤,一般多孔。此塤或為遊牧民族傳訊所用,唐代北方窯廠即有燒製類似的人面瓷塤,如邢窯亦有燒製人面塤,一般多孔,可參考數件隋末唐初邢窯青瓷胡人面塤,見《千年邢窯》,北京,2007年,頁71。

宋 耀州窯青瓷人面塤 ( 估價:70,000 - 100,000港元 )
  宋 耀州窯青瓷人面塤 ( 估價:70,000 - 100,000港元 )
明崇禎 白釉暗花團花番蓮紋鈕鐘 ( 估價:300,000 - 400,000港元 )

鐘本為打擊樂器,西周以來皆為銅製,或有陶製銅,皆為銅鐘的隨葬替代品,漢代以後鮮見。瓷鐘宋元有出,體量不大,存世亦少。明代以降有多有青花瓷鐘或白釉模印的例子,惟刻劃青白釉的瓷鐘頗為少見。雖然崇禎紀年的類似瓷鐘闕如,但是本件瓷鐘口沿的裝飾具有明顯的當時風格。上海博物館藏一件明崇禎青花山水人物圖筆筒口沿及底部飾一周暗花花朵紋和水波紋邊飾,於本件比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明崇禎 白釉暗花團花番蓮紋鈕鐘 ( 估價:300,000 - 400,000港元 )
  明崇禎 白釉暗花團花番蓮紋鈕鐘 ( 估價:300,000 - 400,000港元 )
十七/十八世紀 德化白瓷簫 ( 估價:60,000 - 90,000港元 )

簫瓷質,通施透明釉,胎體精實,作竹節形,吹孔鏤花,按孔六,出音孔二,底部四節刻根鬚,底孔鏤空錢紋,手感厚重,音色清亮,出音準確。明末清初周亮工《閔山記》記載:「德化瓷簫笛,色瑩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無一二合調者,遠出竹上。」德化瓷簫音準者百中無一,蓋因瓷工並非樂師,且瓷器在窯中膨脹收縮之後,模印的簫體往往走音變調,而無法再調。得益于成熟的模印技術,德化瓷簫明代以降形制出入不大。

十七/十八世紀 德化白瓷簫 ( 估價:60,000 - 90,000港元 )
  十七/十八世紀 德化白瓷簫 ( 估價:60,000 - 90,000港元 )
清 南音「槐韻」琵琶 ( 估價: 250,000 - 350,000港元 )

柯賢勝先生(1933-2017)珍藏,後由家人保存至今。柯賢勝(1933–2017),晉江人,一生致力南管研究和傳授,師從晉江南管名家吳敬水先生(1901–1964)。少年時入讀長老會傳教士1904 年創立的泉州培元中學,並參加南音研究社活動,學習琵琶、噯仔(嗩吶)和二弦。柯先生本業中醫師,早年畢業於福建中醫學院(福建中醫藥大學前身),曾於南安官橋醫院執業行醫。1978年移居香港後,積極參加南管活動,亦代表香港到世界各地音樂交流演出。

清 南音「槐韻」琵琶 ( 估價: 250,000 - 350,000港元 )
  清 南音「槐韻」琵琶 ( 估價: 250,000 - 350,000港元 )
明永樂 局部鎏金金剛鈴及銅鎏金金剛杵一組( 估價: 500,000 - 800,000港元 )

「大明永樂年施」六字楷書鑄款,來源:傳歐洲私人收藏,蒐集與1980年代,傳倫敦羅西家族收藏,重要亞洲私人收藏。金剛鈴杵常成對使用,為藏傳佛教重要法器。鈴的上半部分表示佛身,下半部分象徵佛語,鈴舌寓意金剛其心,鈴内空腔象徵萬法皆空,鈴聲則宣示空性(emptiness)。杵本為古印度兵器,演變成法器後,杵身縮短,刃尖變得圓潤,象徵堅固鋒利的智慧,祛除魔障,又稱降魔杵。五股分別象徵大圓鏡智、平等性智、觀妙察智、成所作智及法界體性智。「大明永樂年施」款的鈴杵現存三副,分別藏於布達拉宮、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西藏博物館。

明永樂 局部鎏金金剛鈴及銅鎏金金剛杵一組( 估價: 500,000 - 800,000港元 )
  明永樂 局部鎏金金剛鈴及銅鎏金金剛杵一組( 估價: 500,000 - 800,000港元 )
光緒甲辰(1904年)王大炘刻俞粟廬舊藏昆曲紫檀拍板( 估價: 10,000 - 15,000港元 )

紫檀質,三片,為崑曲宗師俞振飛之父俞粟廬舊藏,前後兩板有王大炘題刻,前板:「煙波跌宕紅塵外 風月縱橫玉笛中」,後板:「俞粟廬先生惠佩 光绪甲辰年孟春王大炘刻」。崑曲拍板為定板眼之用,常與崑笛或點鼓搭配,為唱曲必備之物,其形制與用法和《清稗類鈔》中所載番部拍同:「番部拍,紫檀板三片,以二片為一束,執一片拍之。拍小於拍板,番部拍又小於慶隆舞拍,其用則同。」來源:俞粟廬(1847-1930)舊藏(銘文),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光緒甲辰(1904年)王大炘刻俞粟廬舊藏昆曲紫檀拍板( 估價: 10,000 - 15,000港元 )
  光緒甲辰(1904年)王大炘刻俞粟廬舊藏昆曲紫檀拍板( 估價: 10,000 - 15,000港元 )
二十世紀早期 黃花梨京二胡( 估價: 50,000 - 80,000港元 )

琴幹黃花梨質,方材打圓,琴頭微斜,弦軸黃楊質,雕螺旋紋,琴筒紅木質,作六面形,一側蒙青蛇皮,一側中空,弓桿竹質,緊以馬尾。京二胡,由梅蘭芳與王少卿等人在1923年及1924年間在二胡的基礎上改造而成。1923年梅蘭芳與王少卿之父王鳳卿在上海演出《蕩湖船》,深覺傳統京劇伴奏單薄枯燥,缺少圓潤低頻的伴奏,於是王少卿將「蘇州灘黃」所用的二胡截短,去掉音窗,改覆青蛇皮,所得新二胡音色較為圓潤渾厚,極適合旦角演唱。通過梅蘭芳等人的使用和傳播,京二胡逐漸成為京劇和其他地方戲曲如越劇的主要伴奏樂器。來源:亞洲私人收藏。

二十世紀早期 黃花梨京二胡( 估價: 50,000 - 80,000港元 )
  二十世紀早期 黃花梨京二胡( 估價: 50,000 - 80,000港元 )
西漢 銅鎏金琴軫鑰( 估價: 30,000 - 50,000港元 )

形似鑰匙,鑰首扁圓鏤空,作踡曲龍身形貌,龍首前探吐出鑰身圓柱軀幹,圓柱末端中空,寬展成節,方銎,銎口大小與琴軫相合,通體原鎏金,斑駁發綠鏽。先秦時期琴五絃、七絃或十絃並存,然制度頗類,皆身修長,以琴軫固定琴弦,需軫鑰旋轉調音。此類琴軫鑰的具體用法,在1983年南越王墓發掘之前一直都未能完全體現,直到墓中出土琴軫和軫鑰數組之後,才明確軫鑰用以旋轉琴軫而固定琴鉉,當時推測至少有十絃琴三件或五絃琴六件。

西漢 銅鎏金琴軫鑰( 估價: 30,000 - 50,000港元 )
  西漢 銅鎏金琴軫鑰( 估價: 30,000 - 50,000港元 )


#####

圖:邦瀚斯

[ #趙氏Baby #文明生活 #八音克諧 #中國音樂 #中國樂器 #Bonhams #香港邦瀚斯中國古董藝術部主管王晰博 #禮樂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趙氏Baby Terms

Author @趙氏Baby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