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馮禮慈 #寫生活
以下是我年來所寫過的一些關於生活的雜文,它們包括了新思潮、新科技、新資訊,和一些文化藝術介紹。今天讀回這些文章,很多原本是新的思潮、新的科技資訊,都已不再新了。但不打緊,有很多可能你還沒聽過,有些你大概已忘記了,有些可能你以前不感興趣,現在則感興趣,都總算是對一個時代的小小記錄。謝謝收看。
#Recent / #佛法人生 / #寫生活 / #寫音樂 /
香港特色:限時慢食、室內戶外
@馮禮慈 2017/06/30
香港生活節奏繁忙急促,趕喉趕命,人容易忘掉生活的意義,於是,一些有心人就提出「慢活」。「慢活」包括了「慢吃」、「慢行」、「慢閱讀」、「慢拍拖」、「慢攝」、「慢煮」等。其中「慢吃」或「慢餐」最為港...
2014最佳科學類書
@馮禮慈 2014/12/27
每年有不少科學類新書推出,它們往往展示了人類文明科學最新進展領域,故我雖不是科學人,但也常讀科學類書,何況這些科學類書往往寫得很淺易,非科學家也能讀懂。2014最佳科學類書最熱門者有:#####...
2014最佳非小說類Non-Fiction書
@馮禮慈 2014/12/20
我們來看看《華爾街日報》選出的2014最佳非小說類書,包括了以下幾本: Daniel J. Levitin 《The Organized Mind: Thinking Straight in t...
全球年青人經濟悲慘
@馮禮慈 2014/12/17
香港很多年青人收入不高、工作晉升前景渺茫、加薪機會低,令他們於社會向上爬機會甚低,加上樓價高,令年青人有股強烈怨氣,不少更認為這是他們上街抗爭的原因之一。是的,這樣的前景確令年青人氣餒兼憤恨,不...
牛津字典2014新字
@馮禮慈 2014/12/15
牛津字典向來頗能追上潮流,每年都將最新重要的、流行的潮流新字或詞加入到字典內,所加的當然新英文字詞。2014年牛津字典選出的全年熱門新字是《Vape》,大家於新聞中應都讀到過了。《Vape》指電...
植物懂甚麼?
@馮禮慈 2014/12/13
我們常自以為是萬物之靈,看低其他動物,對植物更不屑一顧。但原來,植物一樣能看、能嗅、能感受、有感覺,它們更能跟同類講話!在1983年,兩組不同的科學家反別發現,當某樹被菌進襲而受感染後,它會發出...
脂肪恐懼與低脂迷信
@馮禮慈 2014/12/10
這是不是搞錯了?是不是黑白顛倒了?一個研究發現,人多吃脂肪並不會令他血裏飽和脂肪增加。相反,是吃了碳水化合物(例如飯、麵包等)令飽和脂肪增加,從而會導致心臟疾病!嘩,這真是大衝擊呀。從來醫學界告...
韓國三成家庭倒貼成年子女
@馮禮慈 2014/12/08
最近南韓一調查顯示,南韓超過三分一家庭中的老人每月要補貼成年子女生活費用,補貼平均數是50萬韓元(約合港幣三千多元)。為甚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社會上就業困難、樓價高等問題,令到子女成年後仍不得不...
日本文化60詞
@馮禮慈 2014/12/06
香港人對日本文化的興趣近年備受韓流衝擊,吃香程度被韓流蓋過,不過日本文化對不少香港人來說仍有吸引力,坊間介紹日本文化與日本產物的專書為數不少。最新出的有這本:《日本文化60詞》,作者何志明,匯智...
韓國成全球最愛看電影國
@馮禮慈 2014/12/03
韓國是全球最愛看電影國!這計算不是計算國家電影票房總收入,而是以人口平均計算,看該國國民平均每年看多少套電影。結果,在2013年,韓國人看電影總人次為2.133億,人均看電影次數為4.12次,即...
「非物質」禮物
@馮禮慈 2014/12/01
物極必反,當世人追求物質到瘋狂程度時,人們開始厭倦,於是開始探求非物質。物質不再拿來享受和炫耀,而被視為負累與苦惱,非物質才是心靈滋潤之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文化遺產,也前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等
@馮禮慈 2014/12/01
#### 《Waiting, waiting Augusta Davies Webster(1837 - 1894)WAITING, waiting. 'Tis so far To the da...
2014最佳書籍——《華盛頓郵報》
@馮禮慈 2014/11/30
《華盛頓郵報》選出了2014年各類最佳書籍。《華盛頓郵報》是美國具影響力與聲望的報紙,現由Amazon.com首席執行官貝索斯所擁有,此次書籍選舉分小說類、非小說類、漫畫類、發聲書等,各有排名。...
奇異的人魚記載
@馮禮慈 2014/11/26
關於美人魚或人魚的傳說,我們都會視它們為傳說或童話,不會認真對待。不過人類對人魚似乎有強烈著迷,除有不少人魚傳說外,更有相當實在的記載,令人難以置信。例如,在17世紀,荷蘭村民聲稱一條人魚通過了...
爭氣
@馮禮慈 2014/11/24
香港人是爭氣的,不論在音樂方面、在劇場方面、在電影方面,在很多人唱淡、唱衰的情況下,近年出現不少出色的精彩作品,這還不只,這些香港作品更有風骨、有理想、有看法,它們積極主動,要為香港爭回她應有的...
2014 亞馬遜最佳書本
@馮禮慈 2014/11/22
才到十一月,各地媒體已紛紛選出年度最佳了。十一月就已選全年最佳?太早了吧?那些在十一月或十二月才推出的作品豈不是沒機會入選?不過,不要太認真了,全世界各界別都在爭搶讀者/消費者的眼球,所以現今一...
人類壽命延長——不妙!
@馮禮慈 2014/11/19
人類自古以來一直追求長生不死,現時達致長生不死目標似乎愈來愈近,此方向領導者包括發明家/企業家/未來家Ray Kurzweil、「長生不死協會」的Aubrey de Grey、Google(谷歌...
自甘「浪費」的天才
@馮禮慈 2014/11/15
對於天才,我們都期望他們有過人的超卓成就,可是天才自己並不一定這樣想,他們可能不想做天才,他們會甘於淡薄,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對於這類天才,世人都說他們是「浪費了的天才」,說他們辜負了世人的期望。...
質優兒童為何長大後成就一般?
@馮禮慈 2014/11/15
我們常見到一些質優或天才兒童,少時聰敏過人,可是長大後卻成就只普通,跟常人無異,中國人說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是也。但又不是所有質優或天才兒童皆如此,有些長大後卻成了天才或偉人。為甚麼會有這情...
鬼機械人
@馮禮慈 2014/11/12
機械人除了可用來作搬運、做清潔工作外,當然有很多其他用途,我們已談過殺人機械人,但相信你未想過鬼機械人吧?鬼機械人,或稱「機械鬼」,就是以機械人來做鬼的角色。造個鬼機械人來有何用途?當然是用來嚇...
不可不看:Sebastião Salgado
@馮禮慈 2014/11/10
Sebastião Salgado(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是個攝影師,或者說是個攝影記者。很多人認同他是位攝影大師,但我不想用「大師」兩字去形容他,因為「大師」會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給人很高檔感...
圖解中國佛教建築
@馮禮慈 2014/11/08
對於中國佛教建築,你的反應可能會是「這麼專門的題材,不會有幾多人感興趣吧?」,但你錯了,《圖解中國佛教建築》這書內容廣泛,趣味濃,很吸引人,佛教徒或建築界人士會覺得豐富精彩外,一般讀者也會感到趣...
蟑螂作寵物
@馮禮慈 2014/11/05
眾多寵物之中,你會不會想要蟑螂作為寵物呢?「嘩!……救命呀!…」「eeeeeee……」「恐怖!……嘔……」這是很多人聽到以蟑螂作寵物的反應。但真是奇怪,真的,世界上有人養螂作寵物。人們養作為寵物...
洋囡囡醫院
@馮禮慈 2014/11/03
洋囡囡醫院就是要「救治」洋囡囡的醫院。當一些洋囡囡快要死了,或者已經死了,它們被送到這醫院,醫院裏的「醫生」就會盡力搶救它們,救回它們的「生命」,甚至讓它們死而復生。這樣的洋囡囡醫院,在今天當然...
以小勝大 以弱勝強 秘訣
@馮禮慈 2014/11/01
在球場上、在職場上以至在人生各環節,每天每秒出現各式比賽、競爭或鬥爭,當中有不少是強弱懸殊的對決,我們會以為強者必勝無疑,但是結果往往出人意表,以小勝大、以弱勝強例子常有出現。究竟小為甚麼能勝大...
人類第二次機器時代
@馮禮慈 2014/10/26
這是麻省理工商管教授/MIT數碼商業中心主任Erik Brynjolfsson與MIT數碼商業中心副主任 Andrew McAfee 2014年出的新書,《The Second Machine ...
終極手機——NoPhone
@馮禮慈 2014/10/20
很多人瘋狂追求最新最型手機,他們不惜付上無限金錢精力,為求得到心中所愛。如果你已經追了多年、追過了無數曾經最新最型的手機,現在仍然在追,那麼這部終極手機應該很適合你,它大概是你畢生要找的手機,這...
心寬就是最好的道別
@馮禮慈 2014/10/11
近年香港多爭拗,近日形勢發展更令人緊張。這時,你會不會想過自己會受傷?你有沒有想過死亡?一想到死,人對很多事的想法就會改變,看法變得不同,因為死亡是人人最懼怕的事。不過,死亡其實不是死,而是「往...
「內向球星」與現代足球
@馮禮慈 2014/10/06
我經常讀各地報上或網站足球文章,當中不乏精闢和透澈的論述與分析,但這篇《Ozil, Ronaldo and football's distrust of introverts》(《奧斯爾、朗拿度...
一樹四十種果
@馮禮慈 2014/10/01
一棵樹能生出四十種生果,如果是真的就好了。這是真的,而且樣子非常美麗,不過只得一棵。這四十果之樹到了春天時會開出白色、粉紅、深紅等色彩奪目的花,全樹展現大片幻彩,很超現實,美不勝收。到夏天它會結...